【焦点热闻】文化视点|顶级艺术资源汇聚,美育涟漪何以最大化

2023-06-25 06:58:28    来源:文汇

▲浦东美术馆的“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展览现场。(馆方供图)


【资料图】

近日,随着“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与“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分别亮相浦东美术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分馆,申城同时迎来的海外名馆大展多达六个,密度空前。除了上述两个,还包括西岸美术馆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特展“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东一美术馆的乌菲齐美术馆特展“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浦东美术馆的“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展”、宝龙美术馆的“西方人物绘画4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精品展”。

足不出沪,市民游客便能同时饱览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众多顶级博物馆、美术馆的珍藏。这意味着上海艺术展览的国际化、高规格,已然接轨世界艺术之都。也正因如是繁荣艺术生态,业内认为对此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让国际馆际合作步入深水区,也让顶级艺术资源的集合能够实现美育涟漪的最大化。

盛况空前的海外名馆大展,创造多个第一

从波提切利的《三博士朝圣》《女神帕拉斯·雅典娜与半人马》、拉斐尔的《年轻男子肖像》、雅克·路易·大卫的《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到米罗的《星座》系列、马奈的《女骑手》、雷内·玛格丽特的《抽象概念》,近期在申城格外“卷”的海外名馆大展,名家名作云集,简直串联起西方艺术史。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坦言,这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是莫大的福利。“不出国门,单单在上海这一座城市,便能近距离观赏西方艺术史上的很多重要作品,或者一些不太了解的作品。这样的机会别说对大众难得,对研究者也一样难得,学术研究更加需要面对原作。”

国际化之所以成为上海艺术展览的鲜明特色,在明珠美术馆馆长李丹丹看来,或许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有关,也和抵达这个城市的其他地区的人对这里的期待和诉求有关。从海派文化的角度来说,上海一直有面向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包容性特征。

在上海,海外名馆大展从接踵而来到集结而至,也就短短数年时间。时下的“豪华阵容”,正在创造多个第一。例如,“时间的轮廓”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上海的展览首秀,也是其大洋洲艺术珍藏首次走出国门;“六百年之巨匠”是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第一次携镇馆之宝来到中国,也是其自建馆以来首次大型国际展览;“现代主义漫步”是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首次将近百件20世纪现代艺术杰作带到中国。艺术评论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观察到,时下这类大展甚至已然发生了一些迭代。例如,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的携手,越来越注重前期策划,让中国观众获得更强烈的内心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海外内容的本地化打开方式有待探索

海外名馆带来的世界艺术资源固然优质,然而,它们对于国内观众而言相对陌生,难免存在观看门槛。在业内看来,与之携手的申城各大美术馆不应满足于简单的“拿来主义”,更需要主动探索海外内容的本地化打开方式。

对此,与全球最大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蓬皮杜中心合作了三年半的西岸美术馆颇有感触。“人们常常说,看不懂现代艺术。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让公众更为熟悉、亲切的文化现象或视角,来接近这种陌生的、新鲜的文化表达?”西岸美术馆执行馆长陈安达向记者坦言。此前该馆即在努力尝试促成展览内容与在地文化之间的连接。例如,“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特展曾让中国古代青铜器与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并置,揭示一种文明互鉴;“巴黎建筑(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特展曾以来自巴黎的众多案例,呼应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乃至中国本土蓬勃发展的城市更新与建筑建设图景。正在举办的“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更有意全面引入平等对话的比较学视野,让人们看到东方“书画同源”的哲思如何启发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傅军认为,海外艺术内容有效的本土化连接并不容易建立。展览推出之前的策划阶段,便需要开展比较学研究、梳理;展览开幕之后,公共教育的引导同样不可偏废。甚至有人提出,小到展览名称、展签文字等细节,馆方都应当琢磨如何输出适合本地观众的表达。“借助这样的展览,中国观众不仅将增加对展出的外国文化艺术的了解,也将以对方作为一面镜子,更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傅军指出。就说近期热展的波提切利,他对应的是中国的什么朝代、哪些艺术家,东西方绘画承载的是如何不同的两种哲学观念,傅军坦言这些都值得向观众拆解。“例如面对自然,西方画家习惯于将自然对象化,认为它是自我以外的,而中国画家看待自然,是将自然包括其中的,人往往是渺小的,置身自然之中。这样的比较很有意思。”

这样的引导,或许对展览票房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业内却认为十分必要。

流量不是国际馆际合作的唯一目标

尽管海外大展在上海备受青睐,但各大美术馆选择与什么样的海外名馆合作,引进什么样的艺术内容,业内认为应有自己的考量。马琳留意到,时下申城的引进大展出现了部分内容的同质化。她坦言:“展览与美术馆的自身发展息息相关,引进切忌‘一窝蜂’,丢掉各自的特色,更不能把流量当成唯一目标,什么赚钱引进什么。事实证明,也并非所有的引进展都能成为爆款。”

也有专家提出,应鼓励本地美术馆与全球更广阔地域范围的美术馆合作,带来展览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步入深水区的国际馆际合作,不仅引进高质的展览,还将先进的运营理念带到上海,甚至把优秀的海派艺术、中国艺术推向国际平台。

在陈安达看来,面对集结而至的海外顶级艺术资源,申城各大美术馆也不妨敞开胸怀,通力合作。他甚至大胆提出这样的设想:将上海这座城市看成一座大美术馆,将各家美术馆看成一个个展厅,在全城层面进行展陈设计。“不同的美术馆大可提前通气,协商排布周期,彼此形成互动,依据各自所长,给出独特视角的阐释,这对于整座城市的美育效果更是一种放大。”

作者:范昕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