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亿中国人抑郁障碍?英国记者揭露药物骗局:50%患者服药无效,2/3症状未缓解!

2023-02-06 06:36:21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来源|精英说


【资料图】

作者|Cheryl

2021年9月21日,《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了由黄悦勤领衔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近1亿中国人抑郁障碍,其中仅0.5%得到充分治疗。在抑郁障碍各亚型患者中,抑郁症患者寻求精神心理专科治疗的比例最高,也仅为4.7%。

图为网友“走饭”的微博消息。它的主人是位普通的90后女孩,因为身患抑郁症,在2012年3月17日的凌晨上吊自杀。

此后,她的微博主页成为了抑郁症患者的聚集地。直到今天,这条微博消息下的留言已超过100万,每天还有全国各地的人们在下面留言,袒露自己濒临崩溃的边缘。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在1992年发起,旨在呼吁和提高社会各界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但就国内而言,广大群众对于“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仍旧参差不齐。

对于国内部分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患者们来说,他们所能求助的对象只有心理医生和抗抑郁药物。但受到病耻感、文化传统、疾病认知等社会因素等影响,很多患者不愿、甚至不敢去看心理医生,因而更多地依赖于药物治疗。

针对抗抑郁症药物,一位英国记者约翰·哈里(Johann Hari)却指出,自己服用了20多年的抗抑郁药物,才发现一切只是一场骗局,其效用约等于“安慰剂”,根本无法有效缓解和治愈自己的病情。

约翰·哈里TED演讲视频:

这可能这可能是你抑郁焦虑的真正原因

那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导致抑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果抗抑郁药物无效,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它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抑郁症广泛存在于各类人群中,有数据调查显示,全球抑郁症患病人群人数累计超过3.5亿人,而约翰·哈里正是其中之一。

图片来源自 Google

在外人看来,哈里理应是个“生活无忧”的人。

他18岁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22岁从剑桥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知名记者,先后在英国《独立报》、《卫报》、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拿过好几项国家级媒体大奖。

但他本人却因为遗传和家庭因素,从小患有抑郁症,持续服药治疗20余年。

图片来源自 Google

在哈里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遭受抑郁症的反复侵扰。他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悲伤和焦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

一开始,哈里为自己的“异样”感到痛苦:“直到我去看医生之前,我都以为我的抑郁症全在我的脑海里,这意味着我的软弱和无能,我一度认为这是可耻的。”

为了帮助自己走出抑郁症的阴霾,哈里尝试求助医生,医生告诉他,造成抑郁的原因在于大脑化学平衡失调,抗抑郁药可以让体内的化学物质恢复正常,所以只要坚持吃药,抑郁症就会慢慢好转。

图片来源自 Google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抑郁症药物都带给他强烈的安全感,成为了他生活的依赖。但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抑郁症却一直都没有痊愈的迹象。

回想这些年自己服用药物的经历,哈里发现,那些药物在短期内确实是有效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就大不如前。并且,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他变得越来越胖,经常爱出汗,甚至连性功能都有点衰退。

他开始疑惑为什么那些给他开抑郁症药物的医生,从来没有问过他为什么抑郁,也从未试图找出抑郁症的诱因?

图片来源自 Google

为了找到抑郁症形成的真正原因和应对方法,哈里走访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和一些正在经历或战胜抑郁症的人,前后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进行了不下200次的采访,最终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写成了一本书,名叫《失去的联系》

希拉里评价道:“《失去的联系》对困扰美国社会的抑郁和焦虑现象,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分析。”

图片来源自 Google

在这本书中,哈里指出,现代社会很多关于抑郁症的信息都是错误的,并提出了以下两个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观点:

第一,抗抑郁药只是“安慰剂”,只在短期有效,根本不可能治好抑郁症。

其二,科学家之间存在广泛的共识,即抑郁是由三种不同因素引起的,表现为:生物学原因(基因)、心理原因(如何看待自己),以及社会原因(社会共同生活的广泛方式)。现在普遍的抑郁症治疗只关注于药物,忽视心理解决方案,更完全忽略了环境解决方案,成为抑郁症治疗的一大误区。

自2006年以来,在英国,仅抗抑郁药的处方量就增加了180%。而且,每11个人中就有1个人正在服用抗抑郁药,但全社会抑郁症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根据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硕士研究表明,大约有50% 的抑郁症患者对药物产生了最初的积极反应,而在所有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估计介于5%至20%之间)会得到完全而持久的缓解。

换句话说:这些药物可以缓解抑郁,因此具有实际价值,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远远不够。

图片来源自 Google

其实,抗抑郁药物出现的历史并不长,30年代广泛采用电休克治疗抑郁,而真正的药物治疗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到了现在,市面上已经到处都是抗抑郁药物,包括百忧解、帕罗西定、左洛复、怡诺思等等。

2018年2月,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包含超过10万人的500项研究的回顾研究,支持了许多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几十年来一直在说的话,那就是抗抑郁药确实有效

然而,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的数据表明,在改善患者症状上,安慰剂与抗抑郁药疗效相差无几。

图片来源自 Google

欧文·基尔希(Irving Kirsch)是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最初也是化学抗抑郁药物的支持者。他在研究中得出,化学抗抑郁药在汉密尔顿量表(抑郁症的一种重要诊断工具)上表现的作用平均比安慰剂作用高出1.8点,还不到改善睡眠方式所带来的提升的三分之一。

Kirsch认为,他发现的1.8分增益在临床上毫无意义,并不能证明这些药物的有效性。

图片来源自 Getty Images

此外,基尔希教授有次偶然看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些内部材料,这些材料记录了抗抑郁药物在研发阶段原始的实验结果。结果发现,制药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选择性公布实验结果。

比如说,一个实验中,一共有245名患者服用了这种药物,但是等到制药公司对社会公布的时候,他们只挑选其中有效果的27名患者的数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药品有效,可以售卖。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还曾咨询过一位教授,这位教授透露说:“你是制药公司,那你做了1000个实验,其中998个失败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有2个成功,你的药就能进入当地的药店。”

但倘若药品的效果因人而异,那么这些实验数据就不具有普适性,因而毫无意义。 

图片来源自 Google

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市面上已有几十种药物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但这些药物对50%的患者无效,而2/3的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患者个体差异性显著。

如果单纯没有效果也就算了,关键是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使人发胖、大量出汗、性功能障碍等等。随着抑郁症的“反弹”,患者一般会加大剂量,药越吃越多,副作用也越来越大,掉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恶性循环。

那么,如果改变人体内的化学元素失衡并不能改善抑郁症,形成抑郁症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人类有天生的心理需求,就像我们有生理需求一样。我们需要归属感,需要有生存的意义和目的,需要被珍视感和自主权。但现实是,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完全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社会之中。

面对这种不满足,大多数人只是会偶尔感到一点不快乐,产生一点生活不尽如人意的感觉。但对于另外一小部分人来说,如果一些深层次的需求反复无法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绝望、抑郁的心理。

书中,作者总结了9大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抑郁的因素:

1.工作的意义

2.与他人的联系

3.正确的价值观

4.美好童年

5.地位尊严

6.对未来的期待

7.大自然

8.基因

9.大脑

以工作联系为例,大多数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有偿工作。

投票机构盖洛普(Gallup)进行了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研究了人们对工作的看法:其中,13%的人表示喜欢并期待他们的工作;63%的人不喜欢也不讨厌,他们的一整天被定义为“梦游”;剩下24%的人讨厌并恐惧自己的工作。总结来看就是,十分之一的人喜欢工作,而讨厌工作的人是热爱工作的人的两倍。

人们常常会反驳说,讨厌工作又如何?他们拥有快乐所需要的一切,比如良好报酬带来的昂贵的消费品等等。但如果你接下去追问他们的社交关系、工作成就感、压力指数等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你会发现这部分是明显缺失的。

所谓抑郁症,很多时候是人们内心对周边环境因素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因此,人们在应对抑郁症这样复杂的心理状况时,化学抗抑郁药物不该成为唯一的选择。

心理医生德里克·萨默菲尔德(Derek Summerfield)曾于21世纪初前往柬埔寨,希望将抗抑郁药物引入柬埔寨。可当他开始与柬埔寨医生交谈时,对方无所谓地表示:“我们不需要它们,因为我们早就有抗抑郁药了。”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农夫在稻田里工作,不小心踩到地雷,腿被炸断了。医生们给他装上了一条假肢,迫于生机,农夫在短暂修养之后又回到了野外工作。但即使有了假肢,对这位农夫来说,重复之前的工作依旧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因而感到十分痛苦,时常大声哭泣,不想起床,渐渐抑郁。

当地的医生们意识到问题的重点在于生活的困境。于是他们决定,要给这位农夫买一头奶牛,饲养奶牛要比在田野里耕种轻松的多,只要生活重燃希望,那么抑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医生告诉德里克,在这种情况下,牛就是抗抑郁药,因为它有效地填补了病人的内心需求。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它说明了一个大家一直以来普遍忽视的真理,那就是当患者表现出极度痛苦的迹象时,最需要的是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声音,以解决实际上造成他们痛苦的原因。

在上述的9种原因里,有7种是社会相关的,仅有2种为生理原因。而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只有少部分是遗传的。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方式调节自己内心需求,从根源上避免和摆脱抑郁症。

第一,寻找一份对自己而言有意义的工作,它能带给你一定的成就感、人生尊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化自己和他人、社会的联系,合理增加社交,减少孤独感和被排斥感,找到生活的意义。

第三,调节心态和价值观,正视童年遭受的心理创伤,积极寻求心理疏导,反思“消费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降低焦虑感。

约翰·哈里在书中陈述的观点无疑是大胆而惊人的。他认为,虽然化学抗抑郁药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但医生需要从根本上扩展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选择菜单,以便他们能够真正应对这种深层次的内在心理矛盾。

而对于那些正遭受抑郁症困扰的人们来说,这本书传递了一份寻求理解的信号,那就是:“我们的痛苦是有道理的。”它鼓励患者探寻诱因、找回自己、建立信心,更告诉人们,想要战胜抑郁症仍需要更多的尝试和探索,重点是不要放弃!

正如哈里所说的那样,倾听内心发出的信号,去做那些能真正满足你需求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以更加健康、更为明智的方式生活,只要你愿意。

注:文中所述均为书中观点,请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医嘱配合治疗。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Reference:

Nowthisnews:What If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Depression Was Wrong?

Vox:We need new ways of treating depression

NOTED:Johann Hari"s search to uncover the real causes of depression

Newportacademy:What Causes Depression? A Response to Journalist Johann Hari

Inews:In ‘Lost Connections’, Johann Hari offers us a new story about depression

Ted演讲: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你会焦虑或抑郁的原因

远读重洋:英国记者揭开惊天骗局,靠吃药永远都治不好抑郁症

关键词: 近1亿中国人抑郁障碍英国记者揭露药物骗局50%患者服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